会员中心
粗颗粒含量高地层中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
粗颗粒(大于 2 mm)含量占 75 %以上的地层中,泥水系统分离效果较好,主要常见故障有管路、预筛、一级、二级旋流器、旋流泵及筛板磨损严重,需要采取以下措施:
1) 将泥水系统进料管路改为双层耐磨复合管,提高其耐磨性,增加使用寿命。
2) 试用新工艺、新材料,耐磨、耐冲击的一级、二级旋流器、筛板及旋流泵。
3) 加强设备的维保工作。
细颗粒含量高地层中系统的常见故障
细颗粒(小于 2 mm)含量占 25 %以上的地层中,泥水分离效果较差,常见故障有泥浆比重居高不下,管路、预筛、一级、二级旋流器、旋流泵及筛板磨损严重,设备超负荷运转,电机烧坏频繁,排浆泵负荷大,排碴能力差,盾构扭矩、推力大,掘进速度降低,盾构刀盘刀具、管、泵、阀、各类精密流量计及传感器磨损严重等一系列故障和问题。 针对此类地层,确定以筛分、压滤为主,絮凝沉淀为辅的方式进行碴土分离。
1) 增加泥水分离处理能力:在现有泥水系统上增加一套一、二旋流系统,并结合土层的颗粒分析调整现有设备预筛、脱水筛的筛孔尺寸和组合方式,同时更换现有一、二级旋流碴浆泵,提高筛分效果,加大泥水分离的处理能力。 压滤机布置及压滤效果见图 6、图 7。
图6 压滤机布置效果图
Fig.6 Filte-press machine
图7 压滤效果图
Fig.7 Filte-press
2) 对分离后的高比重泥浆进行压滤分离处理,根据原系统能力和地层颗粒含量的最不利分析,增加 6 台压滤机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。
3) 利用原 5#竖井和暗挖隧道做大型应急沉淀池,通过对泥浆掺加絮凝剂,加速泥浆沉淀,增加泥浆处理能力。